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工作 > 工作动态

“一张图规划、一盘棋推进、一体化管理”探索推进资阳数字政府转型

2022/2/11 16:57:35 资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近年来,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推进、一体化管理着眼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和产业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深化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构建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应用平台,加快资阳数字政府转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资阳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主城区主干道、重要场景5G覆盖率达到100%以上,20216月成为全省首个电子政务外网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全覆盖的地级市,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在全省一网通办”考核达到“双百”目标推动全市天网三期、智能交通二期、数字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文旅、智慧医疗等160余个项目建成投用,城市治理数字化能力明显提升。

一、筑牢“主阵地”,高位统筹推动

一是打好“发令枪”。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事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2020年以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4次、专题协调会5次,督促推进智慧城市难点、重点工作建设。二是绘准“路线图”。先后印发《资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资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资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整体架构、年度目标、重点任务,协调市级部门一体推进相关工作。三是用好“监督棒”。强化督查考核,将智慧城市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2020年以来,先后向15个单位印发《工作提示函》,通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智慧治理中心攻坚工作情况共计7期,对照省级指标整改共享资源目录4300余条,解决治理中心系统接入、云服务接入、数据治理等7类问题120余个,督促推进资阳智慧城市建设各类考核指标提升。

二、打通“主动脉”,优化管理能力

一是完善统筹机制。制定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健全信息化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对信息化项目规划、审批、建设、监督、绩效、资金管理等各环节提出更为明确和规范的要求,优化管理能力。二是强化平台共建。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整合共享、安全可控”原则,开展信息化项目技术评审,统筹考虑建设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大平台、支撑性平台。2020年以来,组织行业专家开展信息化项目评审38次,完善部门项目技术方案36个,大大减少部门间重复建设、交叉建设、分散建设。协调部门建成政务信息资源(一期)平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资阳市民云、信用平台等5个共性支撑平台。三是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20218月组建市属国有独资的资阳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全市信息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加快形成自身造血能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申报政府专项债筹集项目资金,规划资阳市园区智慧化和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财政资金投入压力。

三、下足“绣花功”,提升智治水平

一是夯实数字底座。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向89个镇(街道)、1229个村(社区)延伸,在20216月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的地级市,为“一网通办”能力巩固提升提供有力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支撑。建成全市统一政务云平台,完成56家单位229个系统上云部署,2021累计调减云资源基数600余万元二是构建“城市大脑对标成都市网络理政中心建设模式,联合成都市大数据中心编制《资阳市智慧治理中心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方案》,按照“1+2+6+N+X”应用体系框架启动智慧治理中心项目建设,20219月底智慧治理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完成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成资同城6大领域共26个智慧应用及7个重大专题分析,接入27个市级部门各类系统共125个,汇聚数据1096万余条三是深化数据聚通用。推动35个市级部门及5个县(区)政务数据汇聚归集,共发布共享资源目录7500余个、开放资源目录5700余个,完成容量100万条以上大容量数据省级级联指标,为信用资阳、不动产登记等系统提供数据保障。协调推进成德眉资资源共享专区,完成生态环保、自然规划、交通建设等12个领域数据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