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资阳市“五同步”持续巩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数字化转型成果

2024/4/19 10:24:55 资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近年来,资阳市遵循规范、高效、公正、廉洁的工作原则,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营商环境。

一、同步推进交易项目扩容增量,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持续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工作机制,高效保障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进必进”“能进则进,持续扩容增量,认真做好项目进场交易受理,全力服务各方交易主体。2022年以来,全市(含县区)共完成交易项目1637批次,执行交易金额474.72亿元,实现节资11.55亿元。

二、同步推进工作体系建设,助推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持续巩固五减工作成果,顺利入驻交易服务新办公场所,软件、硬件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交易服务管理更加系统化、场景化、数字化。建立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功委托第三方拍卖公司开展资阳市国有建设用地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外包服务。全市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交易中心,荣获四川省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服务体系市(州)单项标准一、二、三等奖共8项,获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杆和交易服务创新案例,并在全省宣传推广。2022年以来,市交易中心共为755个项目提供现场管理服务,累计延时服务时长约716个小时。

三、同步优化系统功能,夯实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效能。积极推进各类进场项目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政府采购实行采购意向公开,上线运行网上竞价系统,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可在线完成投标报名、标书获取、递交响应文件、文件解密、打印成交通知书等环节。工程建设项目已实现网上发放中标通知书及签订合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及国有资产实现网上获取交易文件、报名、资格审核、报价及打印成交确认书建立电子保单保函金融服务平台,搭建互联网+工程招投标+金融服务的服务体系完成资阳市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投标交易系统本地化工作,实现系统数据存本地、服务器部署本地和投标人免费投标2022年以来,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现不见面开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开出电子投标保单保函4544笔,替代投标保证金金额约9.2亿元。   

四、同步推进同城化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合作能级。坚持成德眉资交易平台同城化发展工作协调会机制,联合印发《成德眉资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规范》签订《成德眉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全力助推成德眉资范围内公共资源同标准交易。积极开展三跨交易,先后与成都、重庆等地交易中心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党建结对共建合作协议》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在省内率先探索实现市域内工位制远程异地评标、跨市域远程异地评标、采购人远程异地开标和省市县三级联动远程异地评标。全力推进资渝跨区域、跨平台交易,实现本地受理、异地交易新模式。2022年以来,市本级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87个,其中,成德眉资开展119个,评标合作地区包括重庆、拉萨、南充、巴中、甘孜等12个城市30个地区。

五、同步强化现场监督管理力度,净化招投标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加强交易平台风险管控,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双休日不间断、节假日不打烊延时服务》《交易主体现场信用管理和负面行为通报制度》《现场监督制度》《工程建设项目隔夜评标工作规程(试行)》等制度,加强交易现场监督管理,实现交易过程在线监督,配合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及时纠正、如实记录并按规定移送不良行为和问题线索,着力打造廉洁、阳光、绿色交易服务品牌。2022年以来,市本级共记录交易各方主体行为评价441次,其中不良行为评价记录24次,向行业主管部门报送负面行为7次,协助案件查处2次。